《国际粮食减损大会济南倡议回顾》发布
2025-07-25 12:27 大众新闻
在基础设施方面,各国积极行动,加速推进粮食全链条基础设施现代化升级,包括但不限于着力完善农田水利与防灾体系,构建烘干、仓储及加工设施网络,重点加快产后处理、高标准粮仓、冷链物流及产地加工设施建设,提升流通效率与产品保值能力,推广减损技术应用,全面提升产业链韧性。
在群体覆盖方面,多国通过整合资源、凝聚多元力量,形成多层次、多主体协同参与的减损能力网络。特别注意到,全球南方国家始终将对重点群体的帮扶置于突出位置,针对小农户、女性等群体的实际需求,精准施策,着力提升其减损技能,有力保障其可持续生计。
在国际合作方面,多双边机制平台成为“合作促减损”的关键途径。全球范围内南北国家间合作持续深化并互学互鉴,南南合作机制不断完善并焕发蓬勃活力,为提升全球粮食供应链效率、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强化国际社会合作筑牢了坚实基础,搭建了重要桥梁。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当前全球在遏制粮食损失和浪费的进程中,仍面临诸多深层次挑战,如:粮食损失和浪费数据口径不一、监测能力不足,减损效果难以科学评估;缺乏能力建设与知识普及,减损实践的广泛推广与制度化建设受到制约;资金投入不足和重视程度不一,影响南南合作机制和国际合作发挥更大效能。这些挑战已成为制约减损行动成效、阻碍全球粮食安全体系韧性提升的关键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