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所“新”大学比肩“985、211” 专家:只是部分考生的个性化选择
2025-07-25 13:46 大皖新闻客户端
“虽然我们早就说不要追求分数线,但无法回避的是,分数线仍是目前国内评价学校的一个很重要的指标。”熊丙奇表示,“唯分数”“唯名校”的评价倾向虽然被批评,但目前看来,在很多人眼里,追逐名校仍是一个大趋势,这个趋势并未随着新型研究型大学的出现而改变。
“比如一个省前100名的学生,可能95个都上北大、清华,但其中就是有几个不上北大、清华,这就反映了个性化的选择。”熊丙奇表示,这样个性化的选择也并不是近些年才有的,新型研究型大学在一定程度上更多地满足了考生们差异化、个性化需求。
“把分数线作为评价学校江湖地位的依据,是我们要突破的问题。令人困惑的是,一方面我们反对这种评价方式,但一旦出现一个学校分数线高的时候,我们又用这个方式强化了这个评价。”熊丙奇表示,高等教育发展要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如果用分数线、考研率、就业率来评价“新型研究型大学”,这些“新”大学又和传统学校一样了。他认为,从教育改革发展角度上来说,新型研究型大学要走的路还很远。
责编:马婉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