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赋能,山东全链条节粮减损有“智”招
2025-07-25 15:54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客户端
7月25日上午,2025年国际粮食减损大会在济南开幕。大会由农业农村部、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以“科技创新赋能节粮减损 全球携手共促粮食安全”为主题,旨在打造粮食减损机制化全球交流平台。大会汇聚多国农业部长、国际组织代表及行业专家,围绕粮食减损治理、科技创新等议题展开研讨,助力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
粮食减损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有效途径,意义重大。作为世界最大的粮食生产国和消费国,中国高度重视粮食安全,用全球9%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0%的人口,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会议现场同步举办粮食减损主题成果展示专区,分为中国方案、山东实践、济南行动三大板块,贯穿生产、收获、储存、运输、加工、消费等各环节,通过详实的数据和经典案例,全面展示我国推进粮食全链条减损的路径模式,分享中国经验。
山东是粮食生产、储备、流通和加工大省,从古法传承到智慧农业,从圣贤箴言到科技赋能——齐鲁大地,正以千年积淀,续写“粮安天下”的新篇章。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粮食减损首先要从源头抓起。作为种业大省,山东农作物种子年销售额超过137亿元,居全国首位。“突破性品种+规模化应用+精准农艺+制度赋能”,良种的使用可降低用种量5%以上,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达到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