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一座“老”街区,半部德州史 德州589街区折叠城市千年文脉

2025-07-26 19:37   大众网

  大众网记者 张凤帅 通讯员 刘潇 宋钊铭  德州报道

  公元589年,德州之名首现史册。1400多年后的同一天,2025年7月26日,天衢新区,一座以589为名的文化街区惊艳亮相。

  这里,非遗不再是橱窗里的标本,历史不再是尘封的书页。3万平方米的空间里,时光折叠,烟火升腾,一场关于城市文脉如何“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生动实践,正热气腾腾地上演。

  非遗“活”起来:从薪火相传到烟火日常

  蒸笼掀开,白雾氤氲,大车店包子第三代传人李师傅的手艺,在排列整齐、褶子均匀的包子上凝结。几步外,武城煊饼在鏊子上滋滋作响,芝麻焦香四溢。在德州589街区,这些曾散落乡野市井的非遗美食,第一次有了集中“活态展演”的舞台。

  “非遗的保护传承,需要薪火相传的坚守,更需要与时俱进的创新;需要情怀的滋养,也需要市场的力量。”德州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柳骁一语道破关键。

  如何让厚重的历史文脉在当代焕发生机?如何让宝贵的非遗技艺在年轻人心中扎根?这不仅是文化命题,更是时代课题。589街区的诞生,正是德州对这份课题的深度回应。街区为德州及周边30余项面临传承困境的非遗和老字号,搭建了一个“见人见物见生活”的鲜活平台。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