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食“货真价实” 外卖“凑合了事”?——部分餐饮堂食外卖“双标”现象调查
2025-07-26 21:32 新华社
受访业内人士表示,《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明确,“网络销售的餐饮食品应当与实体店销售的餐饮食品质量安全保持一致”。“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多涵盖有毒有害食品、过期变质食品等,而一些消费者认为的商家“双标”行为属于当前法律法规尚未明确的地带。由于取证相对困难,按照现行法律法规,难以对其作出明确处罚。
规范治理,杜绝“舌尖上的双标”
专家和业内人士表示,破解堂食外卖“双标”问题,需商家、平台、监管部门等多方形成合力。
“对于商家而言,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至关重要。商家应明确告知外卖和堂食的标准是否相同,包括分量、食材是否有差别等,同时明码标价。比如外卖小份10元,堂食大份15元,要做到提前说明,消费者可自主选择。”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说。
陈音江表示,相对堂食而言,消费者更难知晓外卖菜品加工环境和加工过程。应进一步推广“明厨亮灶”建设,鼓励外卖经营主体在餐饮制作现场安装监控设备,让消费者能够实时查看菜品制作现场,使餐饮制作过程透明化、可视化。
业内人士建议,相关部门应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充分发挥食品抽检在排查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方面的“雷达”作用,对发现问题的外卖商家及时处置。同时,建立线索举报奖励机制,鼓励社会各界力量参与食品安全共治。
近日,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中国烹饪协会等行业商协会纷纷发布倡议,呼吁外卖平台停止“内卷式”竞争,促进餐饮服务行业规范健康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