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淄博市精神卫生中心:孩子是父母的面子吗?

2025-07-30 15:42   大众网

  大众网记者 孙奉娟 通讯员 张峰 淄博报道

  一位母亲抱怨说:“自己和老公在事业上很有成就,儿子却没有遗传他俩的任何优秀品质。我怀疑这孩子在医院抱错了。无论在什么场合,只要别人提及孩子,我就会浑身不自在,我觉得人家的孩子都有闪光点,可是一想起自己的儿子,我的情绪马上就低落下来,甚至猜测别人存心让我难堪……”喜欢用孩子的成就来为自己脸上贴金,这是中国一些父母的一个陋习。

  “孩子是父母的面子”这种观念,并非凭空产生,而是深深植根于文化传统与社会心理中。

  从文化角度看,传统家庭教育中 “光宗耀祖” 的观念影响深远。在集体主义文化背景下,家庭荣誉往往高于个体价值,孩子的成就被视为家族地位的延伸。孩子的社会成就更被赋予 “扬眉吐气” 的象征意义。这种观念延续至今,演变成对孩子学业、职业、社会地位的高度期待。

  从心理层面看,父母的 “面子需求” 往往藏着未被满足的自我期待。有些父母因成长中留有遗憾 —— 或许是没考上理想的大学,或许是放弃了热爱的特长,便不自觉地将未竟的愿望投射到孩子身上。当孩子实现这些目标时,父母会产生 “间接成就感”,仿佛自己的人生缺憾得到了弥补。

  社会比较的压力更是推波助澜。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朋友圈里的 “晒娃日常”、亲友间的无意攀比,让父母陷入隐形的竞争场。“别人家的孩子” 成了标尺,孩子的每一项 “成就” 都被量化成 “面子分值”,而父母则在这种比较中寻找自身的价值认同。

  当“面子”成了枷锁:那些被忽视的伤害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