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谈及螃蟹的生长,邹琰展示了其从受精卵到成蟹的完整生命周期。“螃蟹一生要脱壳18次,每次脱壳都是‘重生’。”邹琰特别提到,像大闸蟹这样的种类,一生需经历两次洄游,既为淡水成长,也为海中繁殖。而1300种淡水蟹能直接孵化幼蟹,却因数量稀少,部分如横琴粤溪蟹已不足500只,亟待保护。讲座中还解密了“螃蟹为什么煮熟会变红”——其外骨骼中的虾红素耐高温,其他色素遇热分解后,红色便显现出来。至于大家爱吃的蟹黄、蟹膏,邹琰提醒“高胆固醇需适量食用”。

从文化角度看,螃蟹更是承载着丰富内涵。相传夏禹时期,巴解敢为天下先品尝“夹人虫”,“蟹”字由此而来;唐宋文人多有咏蟹诗句,苏轼“左手持蟹螯”的豪情流传至今;而“二甲传胪”的寓意,更让螃蟹成为吉祥象征。

然而,螃蟹的生存现状不容乐观。过度捕捞导致青岛会场梭子蟹濒临绝迹,栖息地破坏、种质退化等问题日益突出。活动最后,邹琰呼吁居民及青少年从节约用水、做好垃圾分类、减少塑料使用等小事做起,共同守护螃蟹的家园。
此次活动通过趣味科普,让居民们及青少年在了解螃蟹奥秘的同时,深化了海洋生态保护意识,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区氛围注入了新活力。
责编:刘乐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