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突发性强、来势凶猛 山洪“苗头”是如何提前发现的?

2025-07-31 21:41   央视新闻客户端

  近期我国多地持续出现强降水天气,极易引发山洪等自然灾害。水利部和中国气象局在7月30日18时联合发布红色山洪灾害气象预警。山洪灾害具有突发性强、来势凶猛、破坏力大等特点,在监测方面存在一定难度。如何提前发现山洪的“苗头”,有效预防和应对山洪灾害?

  被称为“暴烈水灾”的山洪,是指山丘地区小流域暴涨暴落的地表径流。通常由短时间强降水或持续性降水引发,山洪的主要特点是以“水”为主,水流中的泥沙、碎石等固体物质含量较小,且具有突发性强、历时短、空间尺度小、破坏力强等显著特征,破坏方式集中表现为冲毁和淹没。

  山洪灾害在监测方面存在一定难度,为此,国家气象中心构建了山洪潜在风险指数(FFPI)。这一指数就像给山区地表贴上了“风险标签”,能精准反映山洪易发区域地表的潜在危险分布情况。提前圈定高风险区域,让预警工作更具针对性。

  中央气象台正研级高级工程师 狄靖月:目前我们聚焦于FFPI的山洪短临预警技术的研究,已经实现了0到12小时内的逐小时山洪灾害预警滚动更新,0到3小时内的逐10分钟滚动更新的1小时时效的预警产品。目前这套产品通过平台正式向省级下发,进行了试应用,为省级提供指导。经过2024年至2025年的试应用,我们发现它相较于传统的山洪灾害预警模型,在预警的命中率上得到了很大程度提升。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