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个全国性育儿补贴制度实施:一个孩子能领1万多元背后,不只为家庭“育儿账”减负
2025-08-02 10:35 海报新闻
“育儿补贴制度是一项全国性、普惠式经济补贴制度,具有低标准起步、广范围覆盖、可持续发展、动态式调整等特征。”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贺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作为生育支持的基本制度安排,育儿补贴兼具生育保障和激励导向作用。
记者注意到,当前的育儿补贴制度主要面向有0—3岁婴幼儿的家庭,婴幼儿是儿童成长的关键阶段,受到良好的照顾,显然对孩子的长期发展有好处。从长远来说,对生育具有正向激励作用。
实际上,对于年轻人的生育顾虑,国家已多次“出手”。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到,制定促进生育政策,发放育儿补贴,大力发展托幼一体服务,增加普惠托育服务供给。记者梳理发现,近两年,全国多地都出台了产检、分娩等方面的医保报销新政策,其中多数已从“纸上”落到“账上”。
以家长最关心的入学为例,2023年,济南率先出台政策,对按政策生育二孩、三孩家庭的子女,协调支持符合入学条件的同一家庭不同年龄段子女同一学区入学。2025年,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教育局网站发布消息,在义务教育阶段二孩入学“幼随长走”“就近择优”,三孩及以上孩子入学可在全市自由选择。
就在前不久,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等七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推进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到2025年实现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4.5个,新增普惠性托位66万个;到2030年,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家庭托育成本有效降低,基本满足群众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