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人才兴鲁展风采丨张国范:生态科技为犁,深耕蓝色国土

2025-08-03 07:08   大众新闻·大众日报

  作为我国应用海洋生态学和资源绿色应用领域的科技带头人,张国范坚持“生态与经济共赢”模式,数十年如一日深耕海洋生态牧场,推动“乳山牡蛎”打入高端市场,品牌价值跃升至193亿元,年产值突破50亿元。乳山海域氮磷等关键理化指标下降了35%,主要水质理化指标长期稳定在国家I类水质标准,生物多样性显著提升6.8%,实现了“水清、滩净、物丰”的生态愿景。如今,张国范的贝类生态产业模式,已推广至全国海域。

  张国范“拿得出手”的成果,远不止乳山牡蛎。他带领团队自主培育出我国首个贝类新品种皱纹盘鲍“大连1号”,并通过杂交技术显著提升其成活率、生长速度和耐高温性,使鲍鱼养殖区域从山东、辽宁扩展至福建,产量也由原本的不足百吨增至20余万吨,曾经的“海产八珍之首”走进寻常百姓家。皱纹盘鲍作为岩礁生态系统中的关键物种,带动了藻类等多样生物的增加,也带来了远超预期的“蓝色利息”。张国范因此荣膺国际鲍业协会杰出成就奖,其研发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此外,面对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近海海底贝类资源严重衰退、几近“荒漠化”的严峻挑战,张国范创新性地提出并实施以生态关键种——蛤仔为核心的近海海底生态牧场建设工程,构建起从苗种到收获的完整技术体系,成功逆转了生态颓势,驱动我国蛤仔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产量跃居世界首位。这成为国际公认的贝类资源修复典范,他也因此再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生态科技为犁,深耕蓝色国土。张国范及团队带动发展起百亿规模的贝类产业,更探索出可复制、可持续的海洋生态经济发展道路,将论文写在了万里海疆上。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