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第七人民医院田洪霞开展内镜下粘膜切除术,填补当地医院该项技术空白
2025-08-04 16:58 大众网
大众网记者 徐玲 通讯员 郭宇辰 济南报道
近日,一位47岁女性患者在体检时发现自己结肠出现了可疑病变后,怀着忐忑的心情来到当地医院就诊。“医生,我这种情况需要开刀吗?会不会很严重?”这样的疑问和担忧,正是许多消化道疾病患者共同的心声。令人欣慰的是,在临夏市人民医院执行医疗援助工作的济南市第七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田洪霞,为这位患者实施了该院首例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精准切除了早癌病变部位,让患者免除了开腹手术的痛苦。而这项技术的成功应用,也填补了临夏市人民医院在内镜微创治疗领域的技术空白,正式迈入“三级手术”技术梯队,也为该辖区消化道早癌患者提供了更高效、精准的诊疗选择。
据悉,这台手术历时仅30分钟,田洪霞带领援助医院团队通过内镜精准定位病变部位,在粘膜下层注射生理盐水使病变隆起,随后用专用电切圈套器完整切除病灶。整个手术过程十分顺利,术中无出血、穿孔等并发症,患者术后当天即可下床活动。病理检查证实,切除的病变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属于早癌阶段,且切缘干净,达到了治愈性切除的标准。
对于患者而言,这项新技术的开展意味着实实在在的就医便利。以往类似病例往往需要转诊到省级医院,甚至要接受创伤较大的外科手术。如今在家门口就能获得高质量的微创治疗,不仅节省了医疗费用,更重要的是大大减轻了治疗带来的身心负担。这位患者在术后复查时也由衷地感慨道:“真没想到现在技术这么先进,不用开刀就把病治好了,真是太感谢田医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