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前 挑大梁 高质量发展一线行 | 德城:化工产业奏响变革“三重奏”
2025-08-06 06:56 大众新闻客户端
智能化已贯穿生产、包装、运输各个环节:通过打造智能排产系统,企业构建起“市场数据+库存+能耗”的AI决策模型,72小时内能完成全厂产品结构优化调整;依托数字孪生仿真技术,可预演不同联产方案的经济性和碳排放,使新方案实施周期缩短50%;采用工业机器人和全自动包装系统,固体产品实现机械化装袋和自动码垛;智慧物流系统帮助企业实现从车辆派车、进厂、装卸货、出厂到客户签收的全过程管理。
“引入先进技术,持续提升生产效能,是德城众多化工企业的共同选择。”德城区工信局技改科科长高红玉说,2021年以来,该区化工产业每年技改投入都在20亿元以上。
走进实华化工调度中心,一排屏幕显示各项生产运营数据。企业新上的能碳系统,能够实时监控生产运行、物料消耗等情况。在企业生产区域,1400多个各类传感器遍布厂区关键部位,防止出现跑冒滴漏等问题。“目前在盐化工领域,一般企业每生产一吨烧碱平均成本约1100元,今年上半年以来,我们每吨烧碱成本控制到了1000元左右。”公司总经理李宝瑞说。
2021年以来,实华化工先后投入3.2亿元对生产设备进行改造升级,提高装置完好率,控制生产运行平稳,采用“事前算赢”工作机制,搭建成本管控矩阵,将PVC产品生产成本从6500元/吨降到5500元/吨,成功帮助企业扭亏为盈。2024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30亿元。
思路变革依托龙头企业加速集群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