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低价水光针、医美“三无”产品……脸能扛住?避坑要紧!

2025-08-07 06:16   央视新闻客户端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相关规定,主管部门可对涉事机构作出吊销营业执照的处罚,同时没收违法物品和违法所得,还会处以违法所得数倍的罚款。更别说如果涉及使用未经注册的医疗器械,按照《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处罚还会从重。

  可能触及的刑事责任

  一旦情节严重,就可能构成刑事犯罪。

  如果机构销售的注射类产品被认定为“假药”,或者没有取得药品经营许可就擅自销售,那就可能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的“销售假药罪”。

  另外,要是未取得医疗器械经营许可,却销售像注射用填充剂这类第三类医疗器械,还可能构成“非法经营罪”。

  而这两类罪名,情节严重时,最高可判处无期徒刑。

  消费者可主张的民事责任

  消费者要是因为这些非法注射行为遭受了损害,完全可以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可以主张“退一赔三”,也就是要求退还费用,并且获得三倍赔偿。

  如果造成了伤残、感染等严重后果,还能依据民法典,要求赔偿医疗费、护理费、误工费、伤残赔偿金等实际产生的损失,同时有权索要精神损害抚慰金。

  想做医美又怕踩坑?

  记住这份避坑指南,

  关键时刻能帮你

  守住美丽和权益!

  首先得明确一个底线:“械二类产品仅有外用资质,注射即违法。”北京良谋律师事务所周齐律师的这句话,一定要刻在心里。

  具体怎么做?跟着这三步走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