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社合力守护!暑期帮青少年筑起心理健康的三重防线
2025-08-07 15:04 海报新闻
行为信号:突然回避社交、对既往爱好失去兴趣、长时间沉迷电子设备且抵触沟通,甚至出现自伤倾向。
情绪信号:频繁易怒、哭泣,或长期处于低落状态,对未来感到绝望,且这种状态持续两周以上。
若出现上述信号,需及时关注并采取专业手段进行干预。
科学干预青少年情绪问题有哪些方法?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充足的睡眠、合理的饮食和适度的运动,对于维持身心健康至关重要。暑假要督促孩子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保障足够的睡眠;一人三餐,注意让孩子均衡摄入各类营养物质;督促孩子每周进行至少3次、每次30分钟以上的有氧运动,如跑步、游泳等,能促进内啡肽分泌,缓解焦虑抑郁情绪。
培养兴趣爱好:暑期时间较为充裕,鼓励青少年发展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如绘画、音乐、阅读、手工制作等,让他们在投入兴趣爱好的过程中,获得乐趣和成就感,从而提升自我价值感,缓解可能出现的负面情绪。
社交互动。鼓励青少年假期与朋友保持联系,参加一些社交活动,如同学聚会、社区活动等。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提供情感支持,帮助青少年排解不良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