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府东街|从“量变”到“质变” 菏泽全民健身绘就城市健康新图景

2025-08-08 17:26   海报新闻

  菏泽市“体育+文化”的融合发展模式,不仅为地方经济注入了新动能,更反映了群众体育的生命力在于“接地气、能造血、会讲故事”。体育不仅是“强身健体”,更是“强经济、强社会”的柔性抓手。

  破解“健身去哪儿”难题

  为推动全民健身事业发展,提升公共体育场馆的公益属性和社会服务功能,满足广大群众健身需求,近年来,菏泽市推动体育场馆向社会免费或低收费开放,也是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促进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的重要举措。

  一边是市民对健身场地的迫切需求,一边是学校场地的闲置浪费。此次开放,恰似一把钥匙,精准打开资源共享的大门。每天早上和晚上,前来锻炼的群众络绎不绝。家长能带孩子嬉戏,年轻人可相约打球,老人也能散步锻炼。一块操场,承载着无数人的健康期待,更架起了学校与社区互动的桥梁。这样的变化,得益于菏泽实施的“一场地双功能改革”。

  数据显示,全市已有34所中小学体育设施分时段实现免费开放,8月8日全民健身日当天,市、县城区内公办学校都免费对市民开放。

  目前,全市体育场地总数已达19000余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2.8平方米,城区15分钟健身圈已经形成。2024年,全市体育国民体质监测完成3008人次,开展了“体质监测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等活动,越来越多的市民认识到了健康的重要性,树立了科学健身的理念,主动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