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海报漫谈丨为感觉买单?当情绪消费硬控年轻人

2025-08-09 01:24   海报新闻

  情绪消费不是冲动消费,它并非简单的感官刺激,而是来自高度的情感共鸣,满足了年轻人的多重心理需求。年轻一代成长于物质相对丰裕的时代,消费品早已超越实用功能,逐渐成为消费者塑造个人形象、表达价值观的媒介。

  一方面,通过购买Labubu等潮玩塑造身份认同,年轻人表达自己的品位、获得同好的认可,从而构建独特的“社交名片”。

  另一方面,在快节奏的社会环境下,通过“悦己型消费”制造生活仪式感(如一杯奶茶、一束鲜花、一次盲盒抽奖),年轻人将琐碎消费转化为即时情绪补偿。

  除了有型的商品,偶像周边、语音陪聊、电子宠物等虚拟陪伴经济的兴起,也说明年轻一代注重自我感受,愿意为情感共鸣和精神愉悦买单。

  情绪消费的爆发,映射出年轻一代在物质丰裕时代对精神满足的迫切渴求,但情绪的力量是把双刃剑。为满足情绪而消费,短期能缓解焦虑,但长期可能陷入“消费—空虚—再消费”的循环。依赖消费获取快乐,可能挤压其他精神满足方式,削弱真实人际情感联结能力。

  因此,情绪消费可以成为健康生活的点缀。情绪无罪,清醒可贵,想要安放好心理、情感需要,必须保持理性、适度满足。

  (海报新闻编辑 张卿彬 综合自央广网、人民网等)

  

责编:王乐双
审签:冯世娟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