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青州:“书院+”模式激活城乡文化新生态
2025-08-09 17:47 大众网
大众网记者 刘臻臻 通讯员 刘雪萌 孙楠 潍坊报道
“以前带孩子去图书馆要开车半小时,现在家门口就有书院,孩子每天放学都想去。”暑假过半,家住潍坊青州市南湖社区的刘女士对社区里的书院赞不绝口。近年来,青州市创新打造“书院+”模式,通过“阵地筑基、精准供给、机制创新”三大举措,让传统文化资源焕发新活力,2025年以来,青州市20余处城乡书院累计开展文化活动400余场,惠及群众超6万人次。
据了解,青州市在历史传承方面,活化利用松林书院等古书院遗存,始建于北宋的松林书院,曾是王曾、范仲淹等名贤治学之地,如今在保留“书院松涛”的同时,增设宣教讲学、文化交流、传承体验等现代功能,实现从静态保护到活态传承的转变;在现代服务方面,坚持“一地一院·一院一精神·一院一特色”原则,新建海岱苑、旗城、南湖等16处现代文化书院,成为居民的文化客厅;在乡村延伸方面,打造了稷下书房等7处乡村书吧。依托王家辇齐文化艺术村的稷下书房,融合“峱”文化元素,年接待游客2万人次,带动农户增收300余万元。这些乡村书院不仅丰富了农民的精神生活,更成为乡村振兴的文化引擎。
“历史传承+现代服务+乡村延伸”的三级书院服务体系,推动了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打通了青州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
“没想到在心愿墙上的建议这么快就实现了!”8月8日,在和合书院参加智能手机培训的退休教师王阿姨激动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