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文化书院进行时 | 吕剧唱进街巷里,文物“走”出博物馆!桓台“馆社联动”让文化浸满烟火气

  炎炎夏日,淄博市桓台县少海街道云涛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上锣鼓喧天。当吕剧《喝面叶》的婉转唱腔划破夜空,这一刻,专业戏曲不再是遥不可及的舞台艺术,而是融入了街巷的烟火日常。

  这样的文化图景,正在桓台县多个社区生动上演。今年以来,桓台县以渔洋书院建设为抓手,创新推行“馆社联动”机制,充分整合文化馆、博物馆、科技馆等资源与社区力量,构建起覆盖城乡社区的“文化服务网”。

  街巷搭戏台:乡韵融入烟火日常

  “快看翠娥这泼辣劲儿!”云涛社区的吕剧演出现场,居民们指着台上的女主角笑作一团。桓台县文化馆特邀专业院团,将生活气息浓厚的经典剧目搬进社区广场。演员们踩着鼓点在简易戏台穿梭,诙谐生动的方言道白引发阵阵喝彩。

  “吕剧是山东地区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戏曲剧种之一,我们选择贴近生活的剧目,就是要让艺术回归日常生活。”社区工作人员表示,“这种‘送戏+互动’的模式,不仅让居民重拾传统记忆,更成为凝聚社区的情感纽带。后续社区将挖掘更多非遗体验项目,让传统文化真正在社区‘落地生根’。”

  历史可触摸:文物“走”出展柜进社区

  “大家请看,这是当年康熙皇帝赐予王渔洋的珍品,非常珍贵,具有极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你看这卷面多工整,以前的读书人得下多少功夫才能写成这样,真是令人敬佩。”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