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非遗“活”起来!沂源乡村美育课堂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动能

2025-08-11 16:09   大众网

  更关键的是,课程与产业的衔接让非遗从“静态传承”走向“活态创收”:孩子们的剪纸荷包作品将对接沂源红苹果煎饼,转化为文创伴手礼;钩针课程与庭院经济结合,依托左新玲百余人创业的经验搭建订单平台,融入西里镇文创生产链;扎染、景泰蓝等作品也计划通过文创设计提升辨识度,对接市场需求。正如大刘庄村第一书记葛鹏涛所说:“要让非遗从博物馆走进孩子掌心,更成为乡村振兴的文化引擎。”

  以文化为脉,以特色为翼

  西里镇的这场美育实践,正是当地推动乡村振兴的生动缩影。近年来,西里镇始终以“文化振兴”为引领,深耕本土资源,让非遗技艺成为激活乡村活力的“钥匙”:通过美育课堂唤醒乡土文化记忆,培育村民与孩童的文化认同;以“非遗+产业”模式搭建从技艺到收益的桥梁,带动庭院经济、文创产业发展,让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增收。

  而作为当地特色的“沂源红”苹果,更是串联起文化与产业的核心元素,从花鸟字、剪纸荷包到景泰蓝、扎染,“沂源红”的意象始终活跃在孩子们的作品中,成为乡土文化的鲜活符号。西里镇依托沂源红苹果产业,延伸出沂源红苹果煎饼等特色业态,通过非遗文创赋能,让“沂源红”从农产品升级为文化IP,既擦亮了地域品牌,又拓宽了增收渠道。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