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售医疗器械乱象调查:卖“医用面膜”的店铺啥资质都没有
2025-08-11 16:27 法治日报
记者以新注册商家的身份和对接卖家的客服就此现象进行沟通,客服对此给出的解释是,系统中的资质数据存在延迟,某些特殊资质可能尚未被完全收录,只要发布商品时没报错,就说明商家已满足开店所需的资质要求。
商品资质展示缺失的问题则更加普遍。按照《医疗器械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规定,产品页面应当展示该产品的医疗器械注册证或者备案凭证,相关展示信息应当画面清晰,容易辨识。但记者发现,多款网售医疗器械商品的产品页面并未按规定展示相关资质,一些商家甚至会用器械批准文号代替医疗器械注册证或备案凭证展示在商品详情页,还有部分商品详情页中展示的医疗器械注册证图片过于模糊,让人无法看清内容。
以替代词逃避监管
随着调查的深入,记者发现,在个人卖家聚集的购物小程序和二手交易平台上,一些卖家会将一些不能无资质售卖的医疗器械换个叫法,“包装”一番后进行售卖。
以第三类医疗器械软性亲水接触镜(本文主要指美瞳,因此以下均称美瞳)为例,按照规定,第三类医疗器械具有较高风险,售卖这类产品应当具备一系列资质,个人不得售卖这类医疗器械。但在某购物小程序上,记者以“眼珠子”“日抛”等关键词进行搜索,大量美瞳产品映入眼帘。
记者逐条点开链接,发现商家们具有相当程度的默契:绝口不提“美瞳”一词,而是用“眼珠子”指代,并谨慎地在宣传词中把“月抛”“半年抛”等相关常用词改为“月用”“半年用”。而商品详情页里,除了美瞳款式图和佩戴效果图之外,记者并没有看到医疗器械注册证或备案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