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银针轻点复笑颜——淄博市桓台县妇幼保健院疼痛科主任罗杰的“面子工程”

2025-08-15 11:59   大众网

  在治疗室里,67岁的张大爷正接受针灸治疗。罗杰手持细如发丝的银针,精准刺入他面部的地仓、颊车等穴位,手法轻柔得几乎让人感觉不到疼痛。“刚开始我也怕扎针,现在每周来3次,已经坚持两周了,嘴角能微微上扬了。”张大爷说着,努力做出微笑的表情。

  罗杰介绍,针灸治疗面神经炎有着数千年的历史,其核心在于“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他会根据患者病程和体质制定个性化方案:急性期侧重远端取穴如合谷,减少面部刺激;恢复期则增加阳白、四白等面部穴位,配合电针加强刺激。“就像给枯萎的植物浇水,既要精准到位,又要掌握火候。”

  千年银针承载现代责任

  “针灸不是孤军奋战,还需要患者的配合。”罗杰在诊室里总会反复叮嘱,“回家后用温毛巾敷脸,每天三次,每次15分钟;对着镜子做鼓腮、皱眉训练,每个动作保持5秒。”

  他特别强调治疗时机的重要性:“发病一周内是黄金治疗期,不少患者因为怕扎针拖延治疗,结果错过了最佳时机。”临床数据显示,及时接受针灸治疗的患者,80%能在1—2个疗程内明显好转。

  诊室墙上的锦旗无声诉说着一个个康复故事。罗杰说:“每当看到患者重新绽放笑容,就觉得这一根根银针承载着沉甸甸的责任。”在中西医结合的道路上,这些小小的银针正续写着千年智慧的当代传奇,为更多面瘫患者夺回属于他们的“颜面”与自信。

  

责编:田泽文
审签:李玉梅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