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古树 “说话”让史馆“传情” 宁津县保店镇人大代表绘就文化兴村新图景
2025-08-15 15:07 海报新闻
8月12日,在德州市宁津县保店镇黄镇村的百年古树“杨抱槐”下,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解说活动吸引了众多村民与游客驻足。保店镇人大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指导员詹荣玲正站在“杨抱槐”古树前,生动讲述着这棵树背后的民俗传说与乡村变迁故事。这是保店镇人大产业发展实践站发挥代表作用、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的生动缩影。
保店镇人大产业发展实践点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代表接地气、服务零距离、发展聚合力”的工作理念,将人大代表履职与乡村产业发展、文化传承深度融合。黄镇村的“杨抱槐”古树有着300余年树龄,杨树与槐树相依相偎的奇特形态被誉为“生命树”,而村内新建的村史馆则收藏着黄镇村的珍贵实物史料。如何让这些文化资源“活起来”并转化为发展优势,成为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实践站重点攻坚的问题。
“我们‘七彩画廊’产业发展实践点由4名人大代表组成,通过前期走访老党员、整理地方志、邀请专家指导等方式,已经收集历史物件60余件,打磨出1.2万余字的黄镇村史材料。”在村史馆内,人大代表詹荣玲正为参观的游客、村民解说展柜里的内容。“大家看这组宁津杂技老照片,这张是90年代杂技团在黄镇庙会表演经典节目的场景,当时老一辈艺人在简陋的台子上展现绝活,很多外地人慕名前来观看表演。”解说中穿插的黄镇杂技文化传承故事,让静态的展品变得鲜活立体,既传播了乡土文化,又激发了乡土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