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记者手记|即墨解码:当“民声”成为城市治理的源代码

2025-08-15 15:52   大众网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与“兜住民生底线”,即墨用两把钥匙解锁难题——一把钥匙打开“底线保障”:国企安居物业托底183个老旧小区,三年清运垃圾五千吨、疏通管道三千次,“再老的房子也必须亮灯!”居民从“投诉无门”到“夜里敢跳广场舞”的转变,是对兜底最硬的认证。另一把钥匙开启“品质跃升”:中交中央公元物业把服务炼成“时间艺术”,春日复绿、秋日晒场、十年不辍的婚庆礼遇,让建筑从物理空间升华为情感容器。我们看到,“好房子”的生命力不仅在于砖瓦,更在于注入其中的服务温度——当物业从“看门人”蜕变为“生活合伙人”,冰冷的建筑才能真正成为温暖的家园。

  而最动人的是共治星河中迸发的民间智慧。德馨珑湖小区“公益+经营”的健康小屋,让全体业主拥有健康守护;海信君和小区“90后+50后”的业委会组合,以政策智慧与人心洞察破解停车难题;“新都大妈”将调解拍成情景剧,“乐业小站”让看娃老人月增收数千元……这些自发涌现的“家门口服务”,正是中央“发展群众家门口的社区服务,加强各类便民服务资源统筹整合”部署在基层土壤开出的花朵。政策文本里的民生温度,最终要靠小巷里的实践来加热——当居民从服务接受者变为创造者,小区便拥有了自我生长的力量……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