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强科技成果转化的“0.8阶段”!青岛新增13家概念验证平台,总数达26家
2025-08-18 07:06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
在科技创新“从0到1”的过程中,其实有一个“0.8”的关键阶段,即创新概念的早期验证,包括技术成熟度、未来路径及市场是否可达都需要验证。它被称之为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初一公里”,关乎实验室的成果能否顺利在市场上落地。
近日,青岛市第二批13家概念验证平台完成备案,加上去年首批认定的13家,全市已形成覆盖集成电路、海洋装备、生物医药、太赫兹技术等“10+1”创新型产业体系的26家概念验证平台,打造了“从0到1”创新支撑网络。这场静默的“基建工程”,正在重塑青岛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创新生态。
聚焦“无人区”领域:
以平台突破技术难题
在北航青岛研究院的自旋芯片工艺及集成电路测试装备验证平台上,一台台精密仪器正在进行纳米级别的刻蚀试验。这个占地面积3281平方米、设备原值近8000万元的平台,拥有50万元以上大型设备15台,已形成从自旋传感芯片到存储芯片的完整研发产线。“自旋传感芯片性能达到国际领先企业同类产品水平。”平台负责人展示的产品性能对比表上,多项产品通过平台加速解决技术难题,各项指标标注着“国际领先”。
这样的突破并非偶然。该验证平台依托北航集成电路学院、自旋芯片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科研力量,将高校实验室的基础研究与企业的产业化需求进行无缝对接。通过为青岛本地企业提供膜堆精细化调控技术,平台推动传感芯片开展在消费电子领域的规模化应用。这种“研发—验证—转化”的闭环,正是青岛概念验证平台的典型运作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