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特来电:给充电桩装上“AI大脑”,每次充电都是一次深度体检

2025-08-20 07:22   大众新闻·大众日报

  2015年,特来电第一次尝试把充电桩的“职能”从送电拓展到诊断,推出了主动防护技术。到了2019年,这项技术升级为两层安全防护技术体系,并进入全国范围应用。其中,第一层是设备CMS主动防护,在设备层内置12项安全模型,对充电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和安全评估,将新能源汽车安全从车内BMS侧扩展到了车外的充电侧;第二层是基于大数据的风险识别,设置了24个安全防护及预警模型,通过大数据建立全生命周期的车辆及车型档案库。

  研发成果迅速获得市场反馈。2021年,湖北某公交集团决定对一批早期投入运行的纯电动公交进行安全排查。他们将车辆充电数据接入特来电平台,分析了2464辆车,识别出121辆高危车辆,并制订了分批检修计划。检修结果表明,特来电分析的准确率超过95%。

  截至2025年6月底,该技术累计为179万笔充电订单提供防护,提前预测高危车辆16.9万辆,有效预警并阻断可能发生事故的充电安全隐患1800起。

  电池的安全防护技术不仅服务于单一车辆,对于整车厂,特来电可以提供高危车辆分布、故障指标分析等数据,帮助优化电池设计和热管理系统;在保险环节,安全评分可用于车险定价;在维修检测领域,接入平台即可用日常充电数据完成电池健康评估,减少拆解检测的时间和成本。电池安全网正伴随充电产业链向上下游延展开来。

  2024年开始,两层安全防护技术体系“进化”为充电安全大模型,融入了AI技术。通过充电过程实时监测及AI大数据建模分析,提高了电池故障检出率。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