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长者食堂到“银龄市集”:中国人寿打通养老金融“最后一公里”
2025-08-20 08:08 中国人寿
养老是国事也是家事,关系到人民群众晚年的生活质量。
从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将养老金融作为金融五篇大文章之一,到去年初国家出台首个支持银发经济发展的专门文件,再到去年9月国务院发布保险业第三个“国十条”提到“丰富与银发经济相适应的保险产品、服务和保险资金支持方式”,多份政策文件将养老金融摆在重要位置。
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2023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为2.97亿人,占总人口比重21.1%;65岁以上人口超过2.17亿人,占比15.4%。人口老龄化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发展养老金融是应对之策。在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纵深推进的背景下,银发经济成为普惠金融、养老金融与民生保障深度融合的重要领域。
服务是养老金融的核心内容,与老年人医疗、康养、健康管理相衔接,可被视为养老金融范畴的进一步延伸。业内人士认为,大模型、大数据、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迭代,将为养老服务提供良好的载体和手段。金融保险机构需要不断探索产品和服务创新,以更高质量的供给来满足不同群体多元化、综合化、复杂化、个性化的养老需求。
加快建设养老金融国寿服务体系
作为国有大型金融保险机构,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人寿”,股票代码:601628.SH,2628.HK)紧紧围绕建设金融强国目标,充分发挥保险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举全系统之力加快建设养老金融国寿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