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技创新驱动减污降碳,以生态优先引领绿色转型——古都西安的绿色答卷
2025-08-20 14:37 陕西日报
除了节能,建筑的降噪设计同样细致。供热站主厂房墙体采用300毫米厚隔声砌块,窗户为钢制双层隔声窗,西侧砌块墙面上加装100毫米厚穿孔铝板吸音材料,屋面铺设11层吸音保温材料,多重防护有效隔绝噪声传播。“厂区作业的噪音在外面完全听不到,建筑外设有国家噪声监测站实时监测,确保周边居民生活不受影响。”晁越补充道。
这座绿色建筑的节能效益远不止于此:建筑外,风光电互补型路灯依靠太阳能方阵与风力发电机供电;屋顶光伏板在满足日常办公用电外实现余电上网,单日最高发电量1116度;制冷供热环节充分利用浅层地源余热,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47吨;供暖季通过回收天然气锅炉冷凝水,年节省水费50余万元,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247吨……
据统计,该项目年均可节约天然气349万立方米、节约用电21.39万度,减排二氧化碳7305.88吨、二氧化硫0.96吨、氮氧化物2.63吨、颗粒物0.01吨,节约用水8.82万立方米,总节约成本约951万元。
秦创原的“氢”风与幸福林带的“暖”流,正是西安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生动缩影。近年来,西安以科技创新为引擎,锚定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导向,持续推动能源、工业、交通运输等领域减污降碳协同发力,加速经济社会全面绿色低碳转型,用扎实实践书写着一座古都的绿色答卷。
来源:陕西日报
责编:张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