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济南黄河时代:一条隧道背后的城市跃迁逻辑

2025-08-21 10:11   大众网

  济南跨黄“四隧四桥”规划,可以说是城市前瞻性布局的生动实践,正以“动脉网络”的形态,重塑济南的城市空间骨架,让“拥河发展”从战略构想变为立体现实。

  目前,“四桥四隧”已实现“四桥两隧”通车,分别是济南黄河大桥、齐鲁大道黄河大桥、凤凰路黄河大桥、济乐高速南延线、济泺路黄河隧道、济泺路北延黄河隧道、黄岗路黄河隧道、航天大道黄河隧道,剩下的两隧是黄岗路黄河隧道、航天大道黄河隧道,建设正有序推进中。济南的黄岗路穿黄隧道,工程采用了世界在建最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机“山河号”掘进施工,预计将于今年年底实现盾构隧道贯通。济南航天大道黄河隧道(Ⅰ期)位于济南高新区、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是联系遥墙国际机场和起步区的重要通道。隧道全长3888米,采用双向6车道城市主干路技术标准,设计时速60公里。

  不止于此,济南的跨黄布局正朝着“高密度、网络化”迈进。根据规划,未来数年内,奥体西路穿黄隧道等多处通道将陆续开工。济南目前规划建设跨黄通道共34处,包括28座大桥和6座隧道。其中,起步区规划有19处通道,平均2.2公里1处,达到南京、武汉、杭州等沿江城市水平。

  济南模式:黄河流域城市发展的“逻辑革新”

  综合来看,济南黄河济泺路隧道北延工程的通车,是济南迈向 “黄河时代”的一个重要里程碑。4分钟的穿越背后,是济南城市发展逻辑的深刻嬗变:物理屏障的消弭、制度壁垒的突破、发展动能的转换,共同勾勒出一座千年古城拥抱母亲河、迈向新时代的壮阔图景。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