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联动,织密服务网络。建立以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为召集人,发改、金融监管双牵头,14个部门参与的市级协调工作机制,印发工作方案,明确职责分工。指导10个县(市、区)成立工作专班,实现实体化集中办公,构建“市-县-镇-村”四级联动体系。通过通报简报、调研座谈、联合会诊等机制,下发通报8期,推动政策落地见效,形成“上下一盘棋”的服务格局。
精准对接,提升融资效能。汇总印发信贷产品清单、操作手册及明白纸,让企业“一看就懂、一办就会”。创新“部门联审 + 银行预审”机制,筑牢融资风控防线,全市累计走访小微企业及各类经营主体34.17万户,纳入申报清单企业2.75万家,纳入推荐清单企业2.68万家。金融机构银行累计授信3.33万户次、金额498.31亿元,平均利率3.82%,让小微企业享受到“量增价降”的融资服务。
政策组合,降低融资成本。针对“增信难”,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杠杆作用,担保费最低降至0.2%,累计提供融资担保5.95亿元;针对“还款难”,督促银行落实小微企业无还本续贷、展期等政策,缓解企业资金周转压力;针对“融资贵”,推动邹平青隆村镇银行等机构推出利率优惠方案,对名单内企业根据资信情况,在挂牌利率基础上优惠30-80个基点,让小微企业切实感受到政策温度。
打造信用融资“智慧脑”,为风险评估提供数据支撑
信用是融资的基石,信息不对称是融资的壁垒。滨州市发展改革委以信用信息共享为核心,升级融资信用服务平台,让数据成为企业的“信用名片”、银行的“风控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