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健康焦点:守护记忆之门 点亮生命之光

2025-08-22 09:52   人民网-人民日报

  椿萱茂采用团队护理方式,为每个老人分配两到三个熟悉的护理员,让老人们有安全感,同时,护理员之间也能够互相支持、减少压力。上岗前,护理员要经过专业理论与生活照料培训,内容从理解老人行为背后的原因再到如何与老人沟通、怎样处理和应对异常行为等,学时培训合格后,再逐渐过渡到独立完成老人照护。“养老机构最注重的是服务,通过专业照护让老人逐渐找回自信,感受家的温暖。”张丽彦说。

  在北京,海淀区凤凰老年养护院、石景山京康古城养老照料中心等越来越多不同收费档次的养老机构承接失智老人照护的工作,满足不同家庭照护需求。但如何提升照护水平、确保失智老人的权益与尊严,仍需更多培训和监管。

  动员各方力量共同参与,支持网络更加立体、丰满、有力

  沿着上海浦东新区巨野路走到717号,推开洋泾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记忆咖啡馆”的大门,凉意和咖啡香便迎面而来,让人忍不住舒一口气。吧台后,73岁的赵丽南正小心翼翼地制作着咖啡,她抬头冲客人一笑:“今天要不要试试我做的冰美式?”

  6年前,赵丽南通过社区筛查发现自己有轻度认知障碍时,路都不认识,出门需要老伴全程陪着。如今,她能一个人坐公交来这里值班,参加活动、做咖啡、招呼客人,忙得不亦乐乎。

  吧台边,有一行让人会心一笑的文字:“如果点了美式,却来了拿铁,请多包涵!如果点了小杯,却来了大杯,请别见怪!”原来,这里的咖啡师大多是像赵丽南一样的“老宝贝”——轻度认知障碍老人。他们和中青年志愿者组成团队,一起在真实的运营环境中做咖啡、送餐、收拾桌子、接待客人。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