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农大专家赴鱼台聚焦小龙虾反季节繁育开展校地合作
2025-08-26 11:03 大众网
大众网记者 高靖程 通讯员 李凡 济宁报道
8月21日,山东省现代农业虾蟹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教授季相山一行到鱼台县渔业(小龙虾)繁育中心、大唐锦鲤养殖基地考察小龙虾产业发展情况并召开座谈会,围绕小龙虾反季节繁育“卡脖子”问题,架起校地合作的“连心桥”,为鱼台县小龙虾产业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温度是调节小龙虾繁育生物节律的关键,通过温控能够改变小龙虾繁育节律从而实现反季节上市,剥卵孵化费时费力,但容易导致虾卵损伤和幼虾孵化率、成活率降低,建议通过多布置竹节、瓦片等躲避物来保护虾卵和幼虾,提高养殖经济效益。”季相山结合自身多年小龙虾繁殖科研和实践经验,就小龙虾反季节繁育关键技术难题与繁育技术人员深入沟通交流。
座谈会现场
“通过对南北方小龙虾群体进行遗传结构分析发现南京小龙虾群体可能是克氏原螯虾的祖先群体。使用高邮湖、微山湖和白洋淀小龙虾群体进行正反交获得6个杂交组合,生长性能试验结果显示:低温(3至12℃)条件下,“白洋淀杂交高邮”组合具有最佳生长性能,其增重率可达27.93%,较其他杂交组合提升36%至60.5%,为后续小龙虾反季节繁育项目打下坚实基础。期待双方能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开展校地合作。”座谈会上,季相山介绍近年来围绕耐低温速生小龙虾新品种选育开展系列科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