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易田智慧农业:用数据解码农耕,听见土地的真心话
2025-08-26 11:24 大众网
将屏幕切换到墒情监测界面,工作人员指着不同色块的分布图解释,这些土壤数据主要来自两个渠道,一是靠政府大数据平台提供的基础数据,二是靠人工按地块定点取土化验。像钾这种稳定的元素,检测一次可以支撑5-8年的种植参考,土壤里的含量不会轻易大幅波动。但氮含量受施肥、降水、作物吸收等因素影响,数值变化得相对频繁,所以更新数据的频率也相对高一些。

关于作物长势监测,裴书君调出一组农田俯拍的全景图。“天晴时卫星看得广,一遇多云大雾,就派无人机补位,4-5天更新一次,后台会根据作物的长势情况自动生成不同颜色的地块。”屏幕上,深绿色的地块连成一片,边缘几块浅黄区域格外显眼,“这些发黄的区域,就是前段时间浇水没跟上,现在调整了灌溉方案,过两天就能转绿。”裴书君说道。
“它既是种植田,又是示范点。”项目负责人的一句话点出核心定位。依托数字粮田示范基地,易田智慧农业已经打磨出一套涵盖基础设施规划、种植方案设计、农业装备配置到运营管理服务的完整方案,小到传感器的埋放深度,大到上千亩地块的智能调度,都有章可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