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少林寺 南部观音山 共期待景区回归净地本色
2025-08-26 14:23 海报新闻
两个和佛门有缘的景区,一个早已在世界之名,但是最终灵魂人物因巨额财富难以驾驭最终黯然退场,一个虽然只在国内出名,但是掌门人却自知财富烫手,捐出“观音寺”后,只求长期渴求之“光明”能早日到来。少林寺景区和观音山景区有着共同点,他们都是拥有佛门净地的场所,景区的共同目标常年都是致力于发扬中化传统文化;他们也有不同点,也正是这种“不同的选择”产生出了不同的人生轨迹。
1999年,民营企业家黄淦波,怀揣着对青山绿水的向往,接过了原来当地政府的烫手山芋,决然与樟木头镇石新村签订 50 年承包协议,投资开发观音山生态旅游项目。资金短缺、规划不清、怀疑嘲笑,都没阻止得了黄淦波踏上了这条布满未知的征途。谁也没想到,这座曾经略显荒芜的山林,历经 20 余载的精心雕琢,居然华丽转身为国家 4A 级旅游风景区,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但因为是民营的异类,最终也成了当地电力,林业,自然资源等局等眼中钉。
近期,先有“少林寺30名僧人集体辞职”谣言,后有“避雨风波”,碎片化传播时代,部分自媒体为追逐流量断章取义,成为网络戾气制造商,真相沦为牺牲品;而在观“东莞观音山”,网上关于国家级森林公园东莞观音山的报道,关于产权、经营权的问题,多家官方媒体及众多的自媒体均有过客观详实的报道,观音山的来龙去脉,产权的合法性,甚至通过诉讼、司法审判早已认定,解决了争端。但奇怪的是,每次观音山主张权利的报道一出来,总有一些人在混淆视听,刻意抹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