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氢”风徐来“绿”古城——西安氢能产业发展观察

2025-08-27 15:31   陕西日报

  “Ⅳ型储氢瓶起初应用于氢能重卡。我们与北京一家公司联合打造了全国首套车载供氢系统,其配套的Ⅳ型储氢瓶能让氢能重卡在续航达到800公里至1000公里的同时,减轻车身负载900多公斤。”聂小确说,经小型化改造,Ⅳ型储氢瓶同样适用于无人机。

  这家公司所在的秦创原氢能产业创新聚集区依托完善的科创服务,吸引氢能企业加速集聚,构建起覆盖“制储加用”全产业链的发展生态。

  “我们的产业链上游落地了3万吨制氢装置,中游建成了石墨烯固态储氢材料生产线,下游则是氢能重卡、公交、无人机等应用场景。”西咸新区泾河新城产业园区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于志超介绍,“这里已形成‘研发—制造—应用’的产业协同发展格局,2024年总产值超12亿元。”

  目前,西安市氢能产业链共引入、培育氢能企业120余家,数量占全省一半以上。

  勇攀产业制高点

  8月22日,记者在陕西旭氢时代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旭氢时代”)的生产车间看到,机械臂精准完成双极板装码垛、压装等工序。

  “这是西北首条全自动化氢燃料电池电堆生产线,由我们和西安交通大学陶文铨院士团队共同研发。”该公司研发总监代一帮说。

  氢燃料电池电堆是氢能重卡的核心部件,约占氢能重卡总成本的30%,相关技术长期被外国公司垄断。

  在企业一筹莫展之际,秦创原创新促进中心及时伸出援手。

  “院士团队专注于基础研究和性能提升,旭氢时代则专攻成果转化。双方开展产学研深度融合,发挥出‘1+1>2’的效能。”代一帮说。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