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一个好人、一座文明城、一种精神

2025-08-27 16:42   大众网

  陵园内仅有60座墓碑刻着姓名,17座模糊标注着地址。杨智忠走遍陵园的每寸土地,与长眠于此的英烈们建立起跨越时空的联结,将所有能查到的烈士姓名、籍贯、年龄、牺牲年月、参加战役等信息逐一比对,5万字的手写笔记,660位烈士的模糊轮廓渐次清晰。

  他跋涉1万多公里,走访12处革命遗址、烈士陵园,为陵园里56名烈士寻找到家人和故乡,让忠魂归根,是对烈士亲属的慰藉,也是对烈士的深切缅怀,教育的是吾辈后人,传递的是人民情感。

  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人来到饮马烈士陵园,祭奠英烈、缅怀历史。“无论如何也不能忘记他们,烈士们是为了我们牺牲的。”这是杨智忠对前来瞻仰烈士的人说得最多的话。多年来,他讲述红色故事超2000次,让那段记忆永不磨灭,让红色精神永存。

  8000多个日夜坚守,杨智忠先后荣获“中国好人”“山东好人”“感动潍坊”人物等荣誉称号,事迹被央视《等着我》《道德观察》等栏目3次专题报道。

  如今,老人依然保持着凌晨五点起床扫墓的习惯,时常揣着小本子穿梭在陵园。有人劝他歇歇,他却坚定地说:“陪伴守护好英烈,把他们的英魂送回家,是致敬革命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的这种精神,只要我还活着,就会一直做下去!”

  让每一位英烈都被铭记,让每一缕思念都能安放。杨智忠用一个人的坚守,为“赤诚”二字写下最朴素的注脚:不是惊天动地,而是滴水穿石;不是高山仰止,而是俯身为梯。

  一座文明城的红色底蕴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