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诺支付“咨询费用” 小心境外间谍的“友善面具”
2025-08-28 07:46 国家安全部微信公众号
记者从国家安全部了解到,近年来,境外间谍情报机关通过项目合作、学术交流等“合法”方式掩护,拉拢策反重点人群,开展渗透窃密活动的案件时有发生。今天就带大家一道扯下窃密者的“友善面具”,辨清你我他。
学术交流,要时刻记得“我是谁”
张某是我国某科研院所的涉密研究人员,在赴国外大学做访问学者期间,遇到了一名别有用心的“求知者”,对方不时向他询问一些科研项目的敏感情况,并承诺支付“咨询费用”。在利益诱惑下,张某将自己的涉密人员身份抛之脑后,全然忘记了本单位的保密规定和行前安全教育,向他国间谍出卖了大量涉密科研资料。回国前,对方为张某专门安排了加密传输网站并配备了间谍窃密设备,指使其回国后继续窃取出卖国家秘密。然而法网恢恢,最终张某被国家安全机关依法逮捕并受到法律的严惩。

项目合作,别忘了看看“他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