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新思想引领海洋强省新实践

2025-08-28 09:44   大众日报

  崂山实验室实现规范化运行,国家深海基因库、深海大数据中心和深海标本样品馆“深海三大国家平台”签署部省市共建协议,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威海)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国家级创新平台正成为“海上山东”吸引全球顶尖人才、赋能产业未来、产生原创性成果的核心策源地。

  整合优化沿海港口资源,组建山东省港口集团,推动港口规划“一盘棋”、资源开发“一张图”、管理服务“一张网”,整体联动效应显现。2024年,山东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突破20亿吨、连续3年居全国首位,集装箱海铁联运量420万标箱、连续10年居全国第一,不仅加速产业集聚、贸易往来和信息交汇,更成为山东接入全球经济大网络的开放枢纽和流量入口。

  2024年,山东海洋经济突破1.8万亿元,居全国第二位,比上年增长6.1%,海洋经济对全省国民经济增长贡献率达23.9%。15个主要海洋产业实现增加值8068.6亿元,连续五年居全国首位。

  向海图强谋更远

  在威海南海新区海岸带,红如火焰的碱蓬与翠浪翻涌的柽柳交织,为盐碱荒滩注入生命力。这是威海市海洋生态经济研究院院长赵明波团队十余年“种海”的结果。

  柽柳林滨海湿地、海草床和盐地碱蓬盐沼湿地都是天然的“蓝碳工厂”,能够捕获和储存大量的二氧化碳。山东有大面积的滨海盐沼湿地,选择耐盐碱、固碳作用强且具备经济价值的盐生作物种植,不仅能够恢复当地海洋生态系统,还能通过盐生植物衍生品开发和碳汇交易变现。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