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从“被动响应”到“主动预控”,智慧管理驱动工程质量安全变革
2025-08-28 12:32 海报新闻
海报新闻记者 李萍 济南报道
8月28日,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召开新闻通气会,就《关于加快推进智能建造发展 培育建筑业新质生产力的若干意见》进行解读。会上表示,智能建造正通过数字技术对传统工程施工方式、管理模式进行深度赋能,对施工现场的工程质量和安全带来全局性、根本性影响。

风险预控:从“事后处理”到“事前预警”的根本转变
智能建造最显著的改变是实现从“人防”到“技防”的转变,极大提升了安全管理的预控能力和本质安全水平。
传统安全监管高度依赖人的经验和责任心,存在盲区和滞后性。现在,通过“BIM+物联网”技术,可以对深基坑、高支模、大型机械设备等进行实时监测。例如,在塔吊上安装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荷载、幅度、风速等数据,一旦接近临界值系统会自动报警甚至断电,将倾覆风险扼杀在摇篮里。
工人佩戴智能安全帽,不仅可以定位,还能监测心率体温,在发生中暑或晕厥时及时报警,实现了从“事后处理”到“事前预警”的根本转变。
危险作业无人化:用机器代替人进入最危险区域
在一些高风险环节,如密闭空间焊接、高空喷涂作业、地下管道挖掘等,智能建造正越来越多地使用建筑机器人和自动化设备。
“让机器代替人进入最危险的区域,直接避免了人员伤亡的可能性,这是对工人生命安全最根本的保障。”省住房城乡建设厅质量安全处处长李军表示,这种危险区域无人化作业方式,正在从根本上减少人员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