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沿着总书记的足迹看山东|探访盐碱地“绿色奇迹” 端牢中国饭碗新希望

2025-08-29 17:31   大众新闻

  2021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省东营市考察时强调,开展盐碱地综合利用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端牢中国饭碗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时隔近4年,循着总书记的足迹再次踏上这片土地,看到的是,田野间涌动着的生机与希望。曾经因盐碱化而困扰农业发展的土地,如今在科技的赋能下,正悄然发生着深刻变革。

  在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试验验证基地,玉米幼苗迎风挺立、长势喜人。这片近千亩试验田,土壤含盐量5‰~20‰,属于典型的滨海中重度盐碱地。2022年底,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落户黄三角农高区,围绕生物育种、产能提升和生态化利用三大领域,开展盐碱地综合利用核心技术攻关。经过多年的创新实践,目前已累计收集保存国内外优异种质资源3.5万份,筛选711份耐盐碱优异资源并面向全国发布,累计选育耐盐碱新品种(系)65个,其中已审定(登记)品种20个。

  随着科研的不断攻坚,盐碱地上的奇迹也在不断上演。“济麦60”在3.65‰盐碱地测产达到497.1公斤,刷新国内中度盐碱地小麦单产纪录;航天大豆新品系“东航 D-95”最高测产每亩571斤,蛋白质含量达到41.7%;由一批院士领衔的科研团队研发的盐碱地适生饲草通量筛选与鉴定技术,形成了以“滨海草带”为核心的盐碱地综合利用新技术和新方案;兼具经济与生态效益的金银花新品种“亚特1号”,成为国内首个通过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授权的耐盐碱金银花品种。

  让“不毛之地”破“碱”重生,牢记嘱托,攻坚前行。未来,不仅是这片盐碱地,在全国更多的盐碱地上,必将迎来更多的丰收喜讯。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