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洲时评丨向海图强 东营现代渔业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2025-08-29 17:40 海报新闻
大众网评论员 李彦涵
近日,2025山东名优特精农产品名录发布,黄河口大闸蟹等东营特色水产品成功入选,这是对东营市渔业发展的充分肯定,也标志着东营现代渔业建设迈上新台阶。纵观东营渔业发展历程,从传统捕捞到现代养殖,从零星分散到集聚发展,从产品输出到品牌引领,一条以生态优先、创新驱动、品牌赋能的高质量发展路径愈发清晰。
东营市现代渔业的蓬勃发展,首先得益于坚实的产业基础。2024年,全市水产养殖面积达163.8万亩,产量56.67万吨,一产产值突破100亿元。这三个沉甸甸的数字背后,是东营将“蓝色国土”转化为“富民产业”的生动实践。产业规模是“骨架”,而水产种业则是支撑发展的“芯片”。东营已建成全国重要的南美白对虾、海参苗种生产基地,年繁育能力超过500亿尾,自主选育的“黄河口1号”大闸蟹、对虾和海参新品种通过国家认定,实现了从“引进来”到“育出去”的转变,为产业可持续发展筑牢了源头根基。
东营渔业的成功,还在于其独特的集群化发展模式。全市规模化养殖企业达110余家,吸引海大、正大、通威等龙头企业进驻,形成六处产业发展集聚区。在细分领域,东营更是优势明显:黄河口大闸蟹养殖成为北方重要基地;对虾产量占全省四分之一;建成全国规模最大的单片海参滩涂养殖区;浅海贝类底播增殖面积达87万亩。这种既注重规模效应又突出特色优势的发展思路,值得各地学习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