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急需学科专业,超常布局为哪般?

2025-08-30 06:25   央视新闻客户端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 闫晓军:传统的人才培养是按学科和专业来培养的,这个时候人才具备单学科的知识和能力,存在两个方面的变化:

  第一,学科交叉性特别强。包括人工智能、新能源材料等在内的新兴学科和传统学科的交叉融汇,使传统学科的内涵已经发生了变化。

  第二,对人才的创新能力要求特别强。在产业结构调整后,对于一些初创企业,本身员工素质创新能力特别强。而传统单一学科培养下的人才,在学科交叉性和创新能力是欠缺的。

  比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未来空天技术学院中,培养人才不分专业,学生具备了基本的工科知识后,采用项目和知识迭代的方式培养,让学生具备多学科交叉知识,同时通过项目培养创新能力,这样的学生才能够满足社会需求。

  需要哪些部门配合、支持,共同解决人才供需问题?

  《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行动方案(2025—2027年)》中存在六大机制,包括建立统筹协调机制、健全供需对接机制、创新目录管理机制、完善分类发展机制、改革评价考核机制、优化激励引导机制。

  其中,需要统筹什么?对接什么?高校还需要哪些部门的配合与支持,来共同来解决人才供需问题?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所长 王春春:学科专业调整不仅仅是高等教育系统内部的事,也是全社会的事,需要多个主体共同发力,比如需要产业、政府、社会、学生和家长共同努力。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