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花生上树,你敢吃吗?

2025-08-31 10:04   中国新闻周刊

  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数字经济与法律创新研究中心主任张欣看来,“花生上树事件”背后,正显示出《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实施的必要性。

  《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即将于2025年9月1日实施。张欣表示,该规定确立了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标识义务,要求服务提供者对使用人工智能技术生成或显著改变信息内容的图片、视频等,在显著位置进行标识,向公众有效提示。标识义务的建立具有重要的治理意义。

  “利用AI工具发布的内容是广告,所以需要遵循互联网广告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对真实性有要求。”张欣认为,良品铺子虽然不属于网络信息服务提供者,但其作为广告发布者应该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相关规定,确保广告真实、合法,禁止虚假或误导性内容。因此其负有内容审核的义务,如果违反真实性的规定可能会面临违反《互联网广告管理办法》相关法律规定并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的风险。

  “AI是人工创意的工具,但不是全部。对于从事广告推介的企业用AI制作与其产品相关的内容,涉及广告法和民法典的法律规制。”杨勇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如果AI生成的营销内容与企业实际产品或服务不符,含有虚假或者引人误解内容的,那么就会违反广告法的相关规定,构成虚假宣传,从而导致相应的责任。

  杨勇指出,“花生上树”的图片明显违背简单的科学事实,但仍然被作为营销素材进行了发布,是企业由于缺乏常识而犯下的低级错误。“作为一家食品企业,这难免会让消费者去怀疑其生产过程是否也一样不负责任,是否会存在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