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让历史照亮未来,让中国声音传遍世界——在“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讲好新时代中国与世界故事”国际传播学术研讨会上的主旨演讲

2025-08-31 10:27   环球网

  在这里,我们要特别感谢那些80多年前冒着枪林弹雨把中国的真实苦难和抗争故事传播给全世界的国际友人。他们用笔墨、镜头、话筒筑起了另一道反法西斯防线。1938年的武汉,一位叫爱泼斯坦的青年,在街头看见一位裹着小脚的老太太,把攒了一辈子的银镯子塞进募捐箱。这个画面,他终身难忘。后来,他写出了著名的《人民之战》。埃德加·斯诺穿越重重封锁进入陕北苏区,写下《红星照耀中国》,让世界知道了中国共产党是“真心实意为民族解放而战的力量”。新西兰友人路易·艾黎扎根中国数年推动工合事业支援抗战,写下的《中国见闻录》等一系列作品,让国际社会看到了中国人民在艰难岁月里不屈的抗争力量。

  这些国际友人的贡献,不止于让世界“知道”中国,更在于让世界“理解”中国。在那个“中国被误解、被矮化”的年代,是他们说:“不,中国不是教科书里的古老标本,是正在用血肉之躯抵抗侵略的活生生的民族。”当时欧美不少媒体把中国抗战写成“悲壮的悲剧”,是他们站出来说:“这不是悲剧,是抗争!是一个古老民族在绝境里迸发的生命力!”这种理解,让中国在国际舞台上,不再是被动的“求助者”,而是并肩作战的“同行者”。

  今天在座的中外朋友里,有海伦·斯诺、约翰·拉贝、马海德、柯鲁克、路易·艾黎、汉斯·米勒等国际友人的后人。借此机会,向曾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风雨同舟、同甘共苦、并肩战斗,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作出宝贵贡献的国际友人致以深切缅怀和崇高敬意。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