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蹲点调查|“反内卷”下的招商之变

2025-09-01 06:59   大众新闻·大众日报

  “招商人员作为地方对接企业的首张名片,其专业程度直接塑造了企业对当地营商环境的第一印象。”聊城市投资促进局局长赵迎春深有感触:若招商人员对产业理解不透,无法与企业平等对话,洽谈很难继续。

  如何锻造一支懂政策、懂产业、懂市场、懂企业的专业招商团队?“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政府与市场协同招商成为趋势。

  “我们摒弃‘全员招商’的粗放模式,在培养内部专业人才的同时,善借外部智慧。”临清市经济发展服务中心主任李岩分享实战经验:拜访企业前,先对接投资机构、产业分析师获取专业研判,再精准叩门,可显著提升招引成功率。

  潍坊则探索出另一条专业化招商新路径。2024年初成立的潍坊市招商集团,以企业化运作取代传统行政招商,成功引进上市企业、全球化工50强等投资的多个优质项目。“通过灵活的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激活团队动能,构建从信息获取、线索筛选、项目研判到考察谈判、签约落地的全流程‘生产线’,极大提升了招商效率与落地速度。”潍坊市投资合作促进局副局长张中兴说。

  招商,既是人做的工作,更是做人的工作。“不卷政策,卷服务”,成为招商战线的新共识。

  有招商人员将政企服务比作“联姻”:服务不应止于招引“热恋期”,更要延续至携手“成家立业”、培育“子女成才”,提供项目全生命周期的系统支持。

  全生命周期服务中,“一把手”护航尤为关键。在昌邑市,所有项目均需市委书记、市长全程跟进,从签约到投产,审批、环评、验收等关键环节的问题解决直通党政主官。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