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电池驱动产业协同 闭环生态开启肥城绿色发展新篇
2025-09-01 08:49 中华泰山网
走进位于肥城老城街道的山东丰融新材料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退役的三元电池与磷酸铁锂电池正经历一场“重生之旅”。经过特殊工艺处理,这些曾被视为“工业垃圾”的废旧电池,不仅锂回收率达到国内顶尖的4.8%,铜、铝等金属回收率更提升至98%。
“目前,公司持续扩大产能,5万吨级项目设备已安装完成正在调试,电池拆解生产线也陆续到场,二期15万吨锂电池回收项目同步启动。项目建成后,年处理能力可以达到20万吨,成为国内最大的废旧锂电池处置基地。”山东丰融新材料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仲谋的话语里,藏着肥城新型电池电极材料产业闭环的核心引擎,让“黑粉”生金,让废料“重生”。
在锂电产业竞争白热化的当下,单一环节的领先或许能赢得一时先机,唯有构建全周期的产业闭环,才能在长跑中占据主动。丰融新材料的“吃干榨净”模式,正是肥城布局新型电池电极材料产业的制胜一招。而这步棋的落子,不仅需要工艺突破,更需要产业链上的“同频共振”。
在丰融新材料车间内,蓝锂盛科新能源装备有限公司的首套智能化回收设备正在调试运行。这家由丰融新材料牵线落户的企业,以5000万元投资建起现代化厂房,其自主研发的全流程工艺系统,从源头破解了传统回收中金属纯度低、安全隐患大的痛点,让处理效率提升40%。
从“回收废料”到“制造回收设备”,看似简单的产业链延伸,实则是肥城破解“设备卡脖子”难题的关键一步,当本地企业能自主生产回收装备,产业闭环便有了“硬核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