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这些“反常行为”不是叛逆!青少年抑郁的早期信号家长注意了吗?

2025-09-01 09:42   海报新闻

  家长如何帮孩子科学应对情绪困境?

  面对有抑郁倾向的孩子,家长如何帮他们走出情绪“阴霾”,拥抱阳光呢?不妨从以下方面入手。

  关注孩子行为,倾听孩子心声:青春期的孩子确实多出现叛逆现象,但若孩子的行为超出年龄阶段的正常范围(如持续逃避现实、自我伤害),需考虑心理疾病的可能性。建议家长以平等态度倾听,而非简单批评。

  观察行为模式而非单一事件:抑郁症的核心症状需持续至少两周并影响社会功能。例如,孩子连续两周拒绝上学、作息紊乱,或反复出现自伤行为,应视为预警信号。

  寻求专业帮助:若孩子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评估后,可结合药物治疗与心理干预。药物治疗方面,如SSRI类抗抑郁药物(选择性血清素再摄取抑制剂)可提升大脑认知功能,增强言语记忆。针对轻中度抑郁伴躯体症状患者,临床中常用更具安全性的中成药治疗,比如创新药物解郁除烦胶囊,可显著改善精神抑郁、心绪不宁等抑郁焦虑症状,缓解胸脘痞闷、咽中如有异物等躯体症状,且为纯中药成分,安全无依赖性。

  认知行为疗法(CBT)是目前公认的有效心理治疗方式,可帮助患者识别并修正负面思维,缓解情绪压力。此外,支持性心理治疗、正念疗法等,也能帮助患者调整应对方式,增强心理弹性。

  早发现,早干预,守护孩子的心理健康。家长需提高对“反常行为”的敏感度,避免因误解延误治疗。通过建立开放的沟通环境、关注孩子的身心变化,才能帮助他们走出情绪困境,健康成长。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