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依靠一块电池,卫蓝海博串起储能产业链

2025-09-02 06:43   大众新闻·大众日报

  与传统液态电解质锂电池相比,卫蓝海博通过结合自主开发的固态电解质、原位固态化、多层涂覆、热复合等技术,使半固态锂电池极限耐高温性能提升50%以上,极限耐过充电压提高8至9倍,使用寿命增长50%以上,循环寿命可达12000次。产品涵盖工商业储能、独立储能、风光配储、电厂调频与黑启动、铁塔基站、数据中心等多样化场景应用。

  “我们的一期项目已于2023年5月建成投产,今年预估年产能达3.6GWh,二期项目正在规划中。”周豪说。目前,卫蓝海博已占据国内固态储能电池市场超90%,出口量连年攀升,今年产量预计比去年增长近一倍。

  “作为绿色能源产业链链主企业,为实现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我们积极链接引进上游电池原材料和下游储能应用企业。”卫蓝海博总经理郑海龙说。上游,引进电解质原料生产企业蓝固(淄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其每年10万吨混合固液电解质项目一期已经带料生产。下游,引进海博景能(淄博)新能源有限公司,在齐鲁储能谷零碳智慧创新产业园布局了20GWh的储能集装箱项目,打造半固态电池重要应用终端产品。由此,串联起淄博储能电池产业的上、中、下游,形成了从电解质、半固态锂电池电芯到半固态锂电储能柜和各类储能应用的完备链条,激发了供应、研发、市场协同的“链式反应”。

  “全固态电池始终是我们的发展目标,我们将继续与中科院等科研院所加强研发合作,聚焦关键材料、固-固界面等‘卡脖子’难题,引领产业变革。”郑海龙说。

  ■记者手记

  技术突破与链条协同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