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落户”逆袭,他带着村民把日子过出“喜乐味”
2025-09-02 09:08 大众新闻·农村大众
8月27日一大早,汶上县苑庄镇毕村“面喜乐粗粮加工”共富工坊里就响起了机器声。村民毕延春正忙着把刚轧好的荞麦面条装袋,脸上笑出了褶子:“以前俺得去镇上打零工,现在在家门口上班,一个月能挣2000多块钱,还能照顾孙子,这都是李书记给俺们带来的好日子!”
毕延春嘴里的“李书记”,就是毕村党支部书记李群。2016年之前,毕村还是个没人待见的“烂摊子”——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靠着集体经济红火过,可后来变得干部没干劲,村民没盼头,村集体不仅没一分钱,还欠着140多万元外债,闲置的厂房荒得长了草,年轻人都往外地跑。
毕村党支部书记李群(左)和村两委干部在共富工坊。
“这债,俺们一起还”
2016年村两委换届,在外做生意、小有名气的李群被村民们“拉”回了村。当选党支部书记那天,村委会小院挤满了人,有人盼着他能带来变化,也有人私下嘀咕:“欠了这么多钱,谁来也白搭。”
李群没说啥豪言壮语,只拿着个旧笔记本,挨家挨户串门。党员毕德春记得清楚:“那时候李书记天天晚上来俺家,坐在小马扎上听俺说村里的事,问的都是‘厂房咋盘活’‘村民咋挣钱’,笔记本都记满了。”摸清了“家底”,李群在第一次党员大会上拍了胸脯:“党组织不能散,日子不能穷!这140万元的债,俺们党员带头,一起还!”
汶上县苑庄镇毕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