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青博“文物顶流”?——青岛市博物馆九大“镇馆之宝”名单出炉!
2025-09-02 09:57 半岛都市报·半岛新闻客户端
关于其用途,清代收藏家吴大澂认为此种器型就是《舜典》中记载的“璇玑”,是天文仪器中的配件。1977年,考古学者对胶县三里河遗址进行发掘,发现这种玉器出土时多在死者胸部,推断可能是一种衣饰或装饰品。1983年,考古学家夏鼐先生发表《商代玉器的分类、定名和用途》,认为这种玉器源自仰韶文化的三联璧和山东大汶口文化的玉璧,并称其为“牙璧”,其用途可能是带有礼仪或宗教意义的装饰品。也有学者根据造型,认为牙璧整体表现的是飞鸟负日的形象,反映了海岱地区史前先民的天文观和鸟崇拜信仰。
6.明永乐剔红亭阁人物博弈图盘
口径22.5×17.2厘米,底径17.9×12.5厘米,高3.3厘米
此为一件双款漆盘。底部髹黑漆,上面刀刻填金“大明宣德年制”楷书款,此款下面隐藏着“大明永乐年制”的刻款。相似漆盘世所罕见,堪称珍宝。
漆盘呈椭圆形,弧壁,平底,圈足。漆色润红艳丽,雕刻极为细致。盘中央雕刻有生动的人物图案:在小亭栏杆中央,三位老者正在下棋,身后有回首张望的执杖老者,随有携古琴的童子,小亭内有捧茶欲出的童子。画面用三种锦地表示不同的空间,八瓣花卉纹表示大地,波纹表示湖水,云纹表示天空。点缀的花草树木与行云流水相互呼应,衬托出环境的清幽。盘外壁雕刻有大朵的牡丹花和芍药花,花朵饱满圆润,枝叶舒卷自如。
7.商妇好贞卜甲骨
长12厘米,宽8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