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破壁垒 促协同 共发展!淄博电子信息产业学院创新路径破解电子信息类专业发展难题

2025-09-02 14:15   大众网

  在此基础上,学院实践“五融”深度产教融合路径:机构融,与龙头企业共建产业学院,打造紧密型合作实体,将企业生产场景、研发项目融入人才培养全流程;专业融,组建跨专业课程群,针对企业复合型岗位需求,打破专业边界设计教学内容;师资融,推行校企双元授课,邀请企业技术总监、高级工程师担任兼职教师,同时选派校内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确保教学内容与产业技术前沿同步;平台融,共享校企实践基地,学院与企业共建的实践基地获评省级示范实习基地,实现资源集约高效利用。通过“五融”路径,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与岗位适配度显著提升,有效破解了“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脱节”的核心难题。

  贯通课程体系:打破封闭局限,协同培育工程素养

  传统课程体系“重学科知识、轻产业需求”“专业课程协同差、实践多为验证性实验”的问题,曾导致学生跨学科能力与创新能力不足。为此,学院重构课程体系,打造“工程基础+专业核心+特色实践”融合课程群,实现知识、能力、素养的协同培育。

  在课程建设上,学院打破学科壁垒,整合跨专业师资与教学资源,建设8门跨专业核心基础课,强化“电路-系统-应用”知识链条的贯通性,让学生掌握电子信息领域底层共性知识;专业核心课程则由企业深度参与开发,将半导体封装测试、智能传感技术等产业前沿内容融入课程,凸显各专业差异化特色;同时建成10余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以高水平课程资源引领教学质量提升。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